古代中国如何挑选狗?
“犬,品物之贱者。”汉代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说的大意是:狗,是最卑贱的动物……但是,这似乎没有影响中国人对狗的喜爱。从甲骨文中可见,我国最早的祖先就已经驯化狗了。商周时期,人们用猪、牛、羊等祭祀祖先神灵,但除了这些祭品之外,还少不了“犬”。
在周代,人们把狗分为“国犬”“野犬”两类。“国犬”是供贵族使用的猎犬;而“野犬”则是打猎时追咬野兽的猎犬。战国时代,人们已经懂得给爱犬分类了。在秦国吕不韦编写的《吕氏春秋·相马经》中,除了相马的学问外,还有相犬的专篇——《犬经》。在这篇犬经里,人们已经把犬分为“国”、“野”、“田”、“家”四类。
其中“国”是指“国犬”,也就是供贵族打猎用的猎犬;“野”是“野犬”;“田”是猎兔的猎犬;“家”则是看家和守卫的狗。这种分法与今天的相当接近了。 到了汉代,人们养狗更讲究了。不仅分“国犬”、“野犬”,还把“野犬”进一步分为“川”和“阴”,意思是说,生活在平原和山谷里的“野犬”,而生活在水边的“野犬”称之为“川”。
汉代的学者还总结出了观察狗的眼睛、耳朵来辨别狗的年龄,以及根据狗的毛色来区分狗性格的方法(比如黑嘴白身的是贪吃的狗,黄嘴黑身的是好斗的狗)。甚至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介绍怎样识别狗性格的书,不过这本书早已失传。
唐宋以来,人们的养犬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因为贵族地位衰落,平民的地位上升,养狗不再属于贵族的特权。所以,唐宋以后,普通百姓也开始养犬。为了教人养犬,宋朝时出现了许多介绍养犬方法的书籍,比如《百虫名》就介绍了宋人饲养宠物虫豸的经验。
元明之后,随着社会的变迁,人们养犬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。以前主要是为了打猎、食用或者祭祀,这时开始逐渐变成观赏和宠物。于是,有关犬的著作也越来越多,而且越来越注重描写犬的体态、表情和行为举止。
到清代,关于犬的书已经不少了。同时,这些书也开始分门别类,有专门记载“国犬”的,也有记载“野犬”和“家犬”的。